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哈尔滨理工大学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答好解放思想卷,突出“谋实招”。在深入学习、深研细思、学用结合三个方向发力,以思想“破冰”推动发展,在强化干部师生改革创新意识、晋位争先意识、质量效率意识等方面聚焦加力,进一步探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招数。一是打好理论学习“引领牌”。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让全校150余名干部静下心学习;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为学校师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法入选全省高校最佳创新案例;学校领导班子带头为师生讲授党课、思政课,青年教师走进龙江高校思政大讲堂,在线收获6余万学子点赞,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载体,将深学、研学、践学贯通起来,凝聚起思想引领实践的强大力量。二是谋好学科建设“任务图”。召开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干部大会,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谋划蓝图、推进工作,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开展学科建设调研、学科特色凝练研讨、学科方向论证等,形成发展共识;通过多轮研讨论证确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12项,并以“工作落实年”和“学科建设推进年”作为学校年度关键词。三是念好检视整改“四字诀”。坚持开门纳谏与深查细照相结合,通过“严”检视、“抓”整改、“促”整治、“固”机制同向发力,让“谋实招”更加“接地气”“贴实际”,将好的做法固定成为推动发展的制度机制;学校发放征求意见表16000余份,个别谈话324人次,召开座谈会36场次,广大党员、干部、师生群策群力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结合学校实际建立问题清单,实现“一个问题、一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专班”,严抓问题整改,让解放思想的“实招”转化为检视整改的实效。
答好民呼我为卷,突出“干实事”。聚焦师生切身利益问题,着力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促进高质量就业、营造良好教学科研环境。将民生项目推进纳入“四个体系”,加强解决民生问题的督办督查,做到全过程管理。一是注重平台建设,力求“接诉即办”。每周设置校领导接待日,畅通学校与师生沟通渠道。建设并用好“校园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校园一站式维修平台”“理工青年微信公众号维权专栏”“心理咨询热线”“图书馆官方公众号”和各职能部门服务电话、邮箱等,第一时间解决师生合理诉求。二是注重清单管理,打造民生工程。建立民生项目清单12项,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提升师生员工学习生活质量,建设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的新食堂,改善学生就餐条件。做好专利申请业务指导,实现全流程服务;建设网上投递报账系统,安排专人服务指导,让师生少跑腿,办事更高效。三是注重质量提升,强化就业服务。搭建“互联网+视频就业”线上平台,开发一站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上线智慧就业动态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让就业服务更加信息化、高效化、精准化。学校就业网已入驻用人单位5375家,发布岗位11万余个。学校持续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校园招聘活动,举办专场招聘宣讲会229场,大、中型双选会20场,969家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超6万个。为866名就业重点帮扶对象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类活动15场,参与人数近3000人。
答好振兴发展卷,突出“求实效”。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加快建设“六个龙江”,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制约性问题确定5项攻坚难题,编制“时间表”“路线图”对全校师生公开,成为学校党委推动发展立下的“军令状”。一是破解五项难题,为振兴发展定调。围绕人才工作、学科建设、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和内控体系五个方面,设置5项攻坚难题,召开专题党委常委会,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清淤点”“通堵点”“破难点”的思路举措,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共识与合力。各级领导干部结合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持续解放思想,“学标杆、找差距”,深入查找分析加快推进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建设中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建立推动发展问题清单271项。二是提升就业实效,为人才培养定向。将就业工作放到人才培养的“大盘子”里研究,发挥就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高质量制定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和就业意向分析报告,健全就业与招生计划、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系设置的联动机制。校领导访企拓岗185次,学院领导班子、各学科专业点负责人访企拓岗294次,新开拓就业岗位3700余个。主动融入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健全留省就业创业工作机制,近三年学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率连续提升,平均每年有超过60%的博士毕业生选择在龙江就业。三是加强科技攻关,为“双一流”建设赋能。聚焦龙江“4567”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强化有组织科研,依托29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由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龙江楷模蔡蔚教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申泽骧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陈明华教授、迟庆国教授、陈桢教授等牵头,组建了多个战略性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面向工业制造实际问题,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多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